提供最准确的书画资讯

中国书法赛事网珐琅彩瓷经过长达近30年试烧才成功(2)

2017-06-28 02:47栏目:兰亭

有史料显示,康熙皇帝因此遂又要求法国传教士回国邀请最优秀的画珐琅艺人进入清宫,经过长达近30年的试烧,珐琅彩瓷终于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 年)创烧成功,当时称为“瓷胎画珐琅”。“康熙款画珐琅不仅是我国画珐琅的鼻祖,而且也是成熟了的标准画珐琅。”杨伯达如此写道。

但由于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尚处于初始阶段,大量借鉴了西方铜胎画珐琅的工艺和装饰手法,所以,当时的瓷胎画珐琅带有强烈的西方装饰画特征。

乾隆曾多次亲自指导

作仿制“景泰款”掐丝珐琅

珐琅彩料在雍正六、七年间是一个转折,雍正后期的珐琅彩料,一部分为进口料,另一部分为自炼国产料,色括宫中自炼的和御窑厂的五彩料。《清档》:“雍正七月闰七月初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怡亲王交,年希尧送来……细竹画笔二百枝、土黄料三斤十二两,雪白料三斤四两,大绿一斤,自炼矾红一斤,自炼黑钩料八两。郎中海望奉王谕,着将珐琅料收着有用处用。”这里雪白料、大绿、矾红等都是御窑厂的五彩色料,名称至今未改变,但宫中认为是珐琅彩料,把五彩料和进口珐琅彩料等同起来。

文物研究专家刘良佑认为,雍正六年前风格近康熙,六年后和乾隆早期相近。雍正后期和乾隆早期,白胎内外施釉,彩画得薄,釉面不开裂,题材以花鸟、竹石、山水、人物为主,并配以诗、印。

乾隆后期的珐琅彩又有所变化,但它仅仅是风格上的改变,色料仍是进口料和自炼国产料结合使用。但与先帝不同,乾隆帝多次亲自指导,致使当时珐琅作仿制“景泰款”掐丝珐琅作品出现三大种类:早年,其仿品完全按照明代珐琅器的造型、纹饰和釉料精心仿制,基本特征同景泰珐琅无大差异,但由于技术、原料等条件,此类珐琅器较为鲜见;第二类仿品多集中在乾隆二十五年至三十二年间,其主要是根据宫内陈设需要,照其他种类器物如瓷器、玉器等式样制成掐丝珐琅器后再加刻款,此类仿品同明代“景泰珐琅”的风格相去甚远,而是具有乾隆朝器物的时代特色;第三类则是任意加刻、改刻景泰原款,这类器物的存在给鉴定景泰款掐丝珐琅器的真伪增加了难度。(记者 梁志钦)

名词解释

珐琅

珐琅,又称“佛朗”、“佛郎”、“发蓝”。珐琅器是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原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合,分别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彩料后,再依照珐琅工艺的不同制法,填嵌或绘制于以金属或瓷做胎的器物上,经烘烧而制成。珐琅器按胎骨材质可分为金属胎珐琅器和瓷胎画珐琅。

(责编:鲁婧、董子龙)

中国书画赛事网2017年书法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