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最准确的书画资讯

中国书法赛事网始于元代的珍稀釉里红美瓷

2017-07-31 09:18栏目:画展

  釉里红始于元代,制作工序和青花相似,最大的特点就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以氧化铜作着色剂,在胎上绘画纹饰后,罩施透明釉,在1350℃以上的高温中烧成。因红花纹在釉下,所以称为釉里红。釉里红的出现,使中国绘画技术与工艺制造结合的日趋成熟,将彩瓷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989年,一件洪武釉里红牡丹菊花大碗以2035万港元的价格创下世界纪录,迄今为止,明代釉里红在国际拍卖市场一直位居高价。

  元代釉里红: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大多呈灰白色,器物以碗、罐居多。装饰简单,有缠枝莲、缠枝牡丹、草叶纹等。

  景德镇窑釉里红转把杯

  高10cm,口径7.7cm,足径3.8cm

珍稀釉里红——始于元代(鉴赏)

  杯撇口,深腹,瘦底,下承以中空竹节式高足。通体施青白釉。杯身涂抹3块釉里红斑,并置一小圆系,杯底和高足以子母榫相衔接,可以自由转动而不脱开。此杯装饰斑块发色鲜艳,似晚霞般美丽,实属难得之珍品。可以任意转动的杯足更增其玩赏性。

  德镇窑釉里红划花兔纹玉壶春瓶

  高20.5cm,口径6.3cm,足径6.8cm

珍稀釉里红——始于元代(鉴赏)

  瓶撇口,细颈,垂腹,圈足。通体施青白釉。肩部及腹径最大处各有暗刻弦纹4道,上腹部刻划一只野兔奔跑于花草间,小兔作回首观望状,以釉里红点睛,刻划技法娴熟,刀锋犀利洒脱,线条流畅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花纹空白处随意涂抹釉里红,形成红地白花,增强了图案的艺术效果。瓶内口部涂抹釉里红。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

  高34cm,口径8.5cm,足横26.5cm,足纵8.2cm

珍稀釉里红——始于元代(鉴赏)

  壶圆唇,短直颈,弧肩,肩两侧各置双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细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于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间。壶两面均刻龙纹、灵芝形云纹、火珠纹、如意云头纹和折枝花纹,花纹以外釉里红填地。此壶的造型别致,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工艺方面则体现出元代釉里红瓷器初创时期的制作水平和艺术风格。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牡丹纹玉壶春瓶

  高28.6cm,口径7.8cm,足径9.8cm

珍稀釉里红——始于元代(鉴赏)

  瓶撇口,细长颈,溜肩,垂腹,圈足。里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里红为饰,颈及腹下部各有两道刻划弦纹,腹部的主题图案以釉里红为地刻牡丹纹。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红釉鲜艳而晕散,呈现出元代早期的特点。

  

  明洪武年釉里红较为盛行,呈色浅红而带灰色。当时的器物釉面有的有纹片。除了玉壶春瓶、玉壶春执壶及口径在20厘米的大碗为釉底外,其它均为糙底。装饰以线描为主,纹饰有缠枝菊纹、缠枝牡丹、缠枝莲等,较之元代的人物故事、动物、鱼藻等图案,就比较简单了。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 明洪武

  高10cm,口径20.6cm,足径9.1cm

珍稀釉里红——始于元代(鉴赏)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外釉里红装饰。内外口沿均绘回纹,内壁绘缠枝菊纹,内底双线圈内绘折枝牡丹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此碗的造型和纹饰构图都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为洪武釉里红瓷器的代表作品。特别是其釉里红纹饰的发色,在传世或出土的洪武釉里红瓷器中,称得上较为纯正。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军持 明洪武

  高14cm,口径2.3cm,足径7.1cm

珍稀釉里红——始于元代(鉴赏)